中國文藝評論新媒體歡迎原創文學評論、戲劇評論、電影評論、音樂評論、美術評論、曲藝評論、舞蹈評論、民藝評論、攝影評論、書法評論、雜技評論、電視評論、藝術理論、美學美育文章等。三千字左右圖文不限。點擊查看投稿互動專欄http://www.shopchanluu2012.com/tougao/,中國文藝評論網微評投稿郵箱:wyplzg@126.com,《中國文藝評論》論文投稿郵箱:zgwlplzx@126.com。
電視劇《心居》圍繞上海一戶普通大家庭的故事展開,透過小人物“買房”“賣房”的微型視角,展現出普通老百姓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孜孜向往,描繪出生生不息的奮斗人生,折射出日新月異的時代風貌。
雜技劇《英雄虎膽》是對解放初期發生在廣西的剿匪戰役的藝術再現,通過向歷史深處深情回望,譜寫英雄贊歌,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長津湖》與《長津湖之水門橋》在哲思意義上指向了人類和平與種族大愛,也契合具體敘事情境,將服務于英雄禮贊的人性人情呈現與家國同構的宏大主題有機相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在我國文藝事業的航船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開啟新征程進程中,猶如指路明燈,照亮了夢想、指明了航向。
《百花迎春》綿延二十年有其內在邏輯,常葆青春絕非幸致。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有源頭活水、滿臺鮮活。文藝節目要抒發時代心聲,瞄著經典發力,才可能服務當下,傳之后世。
文學評論是對文學創作、文學思潮等文學現象的闡釋與評價活動,它不僅要對評論對象進行“是什么”層面的事實判斷,更要對評論對象進行“怎么樣”層面的價值判斷。
2月15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北京演藝集團共同主辦的舞劇《五星出東方》作品觀摩研討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辦
2021年,“藝評中國”新華號和“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號走過了拼搏向上的一年,收獲了累累碩果。讓我們一起重溫這一年的點點滴滴!
1月22日,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藝評論家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
辭舊迎新之際,我們特將本網2021年度熱門專題TOP 5、訪問熱區TOP 10、“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號熱門話題頁面TOP 10、熱門評論文章TOP 20,邀您重溫2021、展望2022。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等在北京、長沙3次舉辦《大地頌歌》作品研討會,評論界對作品的主題題材、定位、藝術表現形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
《大地頌歌》將扶貧路上涌現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呈現一幅波瀾壯闊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奏響了一部氣勢恢宏、感人肺腑的大地頌歌。
9月20日,中宣部、中國文聯“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文化文藝小分隊到美姑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
9月11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孫媛媛以及青年文藝志愿者們隨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美育圓夢 用愛相伴”文藝培訓志愿服務貴州省榕江縣文藝結對幫扶項目來到榕江縣第三高級中學。
《緊急公關》更加凸顯職場和行業本身,而不僅將它們當作劇情展開的背景,同時公關人在維護客戶利益的同時,也考慮到公眾利益,體現出公關行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本文從醫患關系、醫生科研與臨床實踐、醫德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可以看到編劇和導演創作的著力點,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形成了超越時空的互動。
只有在細節處著眼,在任何“小的真實”處精益求精,才能保證實現“大的真實”,才不會讓那些曾經存在過的、值得記住和尊敬的行業往事,因為觀眾對劇中角色的懷疑而變成傳說。
寧夏評協成立于2017年12月,是中國評協27個團體會員中的“后浪”,兩年多來,下基層、建平臺、育人才、聚合力,不斷開拓進取,努力促進寧夏文藝評論事業繁榮發展。
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自2010年成立以來,積極推介宣傳云南優秀文藝人才和文藝成果,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大力扶持文藝新人,文藝評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4至2019年這六年,中國評協共發展1700名個人會員,28個團體會員,10個專業委員會,共建22家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共舉辦研討會近百場,出版文集約五十部,“我想對你說”愛心傳遞活動,“藝評戰疫”,“脫貧攻堅”藝評活動與專欄,“中國評協六周年·團體會員展風采”,“中國評協六周年·‘時光機’的回眸”,慶祝建黨100周年電視劇本《太陽出來了》研討會
童話式的結局,影視化的打怪獸場面,鮮明的兒童幻想特色,有著“抗疫”兒童詩歌內在的美學意味和審美形式,沒有牽強附會的訓教似的詞語,散發著感人的人文魅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宣城市與各地的文藝界以網為媒,以筆為戈,創作了一大批優秀作品,記錄感動瞬間,謳歌英雄事跡,傳播防疫知識,傳遞溫暖力量,助力戰疫、鼓舞士氣、弘揚眾志成城的戰疫精神,凝聚起戮力同心、阻擊疫情的強大正能量,展現了廣大文藝工作者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
作者是文藝愛好者,在講述自己與文藝評論結緣的過程中,梳理了自己對于文藝評論的個人觀點,有思考、有實踐,筆耕不輟的精神值得評論者學習和借鑒。
在此,我深深地感謝《中國文藝評論》雜志,它在我個人文藝創作與評論的道路上灑下一片亮色,拓展一方新天地,讓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獲與長進,此生幸矣,足矣。
2014年12月,我很榮幸地加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為第一批會員。轉眼,中國評協成立五周年了?;仡欉@五年,我在文藝的田野里默默耕耘著、收獲著、成長著……
短視頻,已經成為目前最流行的多媒體傳播方式之一,且具有極大的優勢,是其他媒體形式無法比肩的?!按蜩F還需自身硬”,短視頻做大數量、做強內容、做好監管、做好引導,提升審美價值,才是長遠之計。
請以“如何促使網絡短視頻有豐富正確的思想內涵,如何提升短視頻的藝術審美價值”為主題,就這種文藝現象開展評論。歡迎賜稿,網絡文藝的進步和提高依靠無數個你我他。
兒童電影道路漫長,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個又一個六一兒童節中,我們希望在大屏幕上多一些選擇,少一些猶疑,讓屬于童年的笑聲更加爽朗,元素更加多元化,更加契合中國少年兒童的成長,讓孩子的童年熒幕記憶里多一些中國符號。
我們要盡可能打開孩子的純真世界。那是一方美妙質樸的天堂,是一個夢幻絢麗的領域?;诖?,《萌雞小隊》圖畫故事書爛漫與奇幻兼備,開啟了孩子金色童年的奇趣漫旅。
在優美的歌中,在阿魯的敘述中,《那山有片粉色的云》的走向沒有讓輸友搭透拿著所謂的正義之劍所向披靡,而是透著最大的寬容、理解、溫情和悲憫,描述了貴州山區大人小孩活著的不易,這就是愛與尊重。也正因如此,這部戲走進了觀眾心里。
當下最流行、最好的兒童歌曲,一時半會進入不了音樂教材,大多數孩子們還是唱著一知半解的成人流行歌曲,而少數進入了學校藝術社團的孩子們在唱些什么歌呢?
隨著人機結合程度的加深,兒童文學所面臨的“異化”問題進一步凸顯。兒童文學創作能否在面向兒童的基礎上,對時代進行有效回應,直接關系到文本自身的生命力與存在價值。
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主題征稿:藝術創作的國際視野與兒童成長的現實關切。本期為“藝術創作的國際視野與兒童成長的現實關切”主題征稿的第六篇精選文章
2017年,我隨甘肅平涼市靜寧縣教育局藝術社團督查團進行為期一周的考察,第一次全方位地感受到鄉村中兒童的藝術教育問題,并被鄉村兒童的藝術實踐深深震撼和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