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跨過鴨綠江》以別致的敘事手法、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新穎的展示角度,讓觀眾經歷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心靈體驗。
影片“以真實展現歷史、以真情刻畫人物、以真純激蕩心靈、以真誠回饋觀眾、以真功打造精品、以真心贏得口碑?!?/p>
創作團隊在歷史真實、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上狠下功夫,以嚴謹的創作作風、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廣闊的藝術視野,為我們立體化、全景式、藝術性地展現了這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以讓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沖擊力給觀眾以強烈的藝術感受。
對于這部史詩性、文獻性的主旋律電影,從個人的觀賞角度,感覺仍存在兩點美中不足:一是開篇出現了敗退臺灣的蔣氏父子的鏡頭,但隨后沒有任何下文,如果把父子二人得知停戰協議簽署后的心境略加展現,就會更好地形成藝術上的呼應。二是此片雖然以第一階段的陸戰為重點,但考慮到影片本身承載的史詩性質,仍應將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參戰情況,特別是在戰爭第二階段反絞殺戰中的英勇戰例予以藝術呈現,這既從作品上可增加空戰戲份,豐富看點,又更加立體、全面地反映歷史,影片中缺失了志愿軍空軍的身影,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蔽覀冇欣碛上嘈?,《跨過鴨綠江》不但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時代精品,也是一次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一次生動實踐,更是用藝術的手段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塑立起了一座不朽豐碑。
? ?。ㄗ髡撸盒l洪,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支部書記、秘書長) ? 延伸閱讀: ?
中國文藝評論網
“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號
“藝評中國”新華號